手外傷?xml:namespace>
一、手傷后如何急救處理?
手外傷的急救處理包括止血、創口包扎和局部固定。
1、止血:局部的加壓包扎是手部創傷最簡便而有效的止血方法,即使尺、橈動脈損傷。加壓包扎一般也能達到止血的目的。少數大血管損傷所致的大出血才采用止血帶止血。應用氣囊止血帶縛于上臂上1/3部位,敷好襯墊,記錄時間,迅速轉運。壓力控制在33.3—40KPa(250-300mmHg),如時間超過1小時,應放松5~10分鐘后再加壓。以免引起肢體缺血性肌痙攣或壞死。放松止血帶時,應在受傷部位加壓,以減少出血。
2、創口包扎:用無菌敷料或清潔布類包扎傷口。防止傷口進一步污染,創口內不要涂用藥水或撒敷消炎藥物。
3、局部固定:轉運過程中,無論傷手是否有明顯的骨折。均應適當的加以固定,以減輕病人疼痛和進一步加重組織損傷。固定器材可就地取材,因地制宜,采用木板、竹片、硬紙板等。固定范圍應達腕部關節以上。
4、迅速轉送醫院進行進一步治療。
二、術后怎樣正確放置患肢位置?
1、病人若取平臥位,患肢抬高20~30°。促進靜脈和淋巴的回流,減輕腫脹。傷手一般應保持在功能位,即腕背伸、掌指關節屈曲、指間關節稍屈和拇指對掌位。血管吻合術病人,術后絕對臥床7~10天,禁止患側臥位,保證患指良好的血液循環,防止血管痙攣和血栓的發生。
2、病人坐位或站立行走時將患肢吊于胸前,不能隨便垂下或隨步行隨意甩動,影響靜脈血液和淋巴液回流。
3、在病情允許下,盡量早日活動患肢,可采用物理治療。微波燈烤,利于減輕水腫。
三、手外傷術后功能鍛煉
1、皮膚損傷直接縫合術后鍛煉 術后疼痛、腫脹減輕即可開始功能鍛煉,練習握拳,屈伸掌指關節,指悶關節。以不引起明顯疼痛、傷口張力過大為限,屈伸腕、旋轉腕關節,防止關節僵硬;傷口拆線后,練習用力握拳,伸屈手指,內收外展等活動,保持正常肌力。使手部各關節功能活動盡快恢復正常。
2、帶蒂皮瓣移植修復皮膚缺損的術后鍛煉 帶蒂皮瓣修復損傷的需固定3周。因此盡量讓健指外露。以免影響術后鍛煉,造成廢用性功能障礙。術后第2天起,即可進行健指的被動活動,幅度小,以不引起疼痛為限。1周后做健指的最大限度主動屈伸運動,鍛煉時注意不要牽拉皮瓣:待局部炎癥消退,水腫減輕可做患指的屈伸活動,動作幅度緩慢增加,以不引起局部疼痛為限:斷蒂后,健指做最大幅度的屈伸活動,患指被動、主動活動。在拆除縫線后,進一步加大活動幅度、力度,如握拳、伸指,用手握橡皮圈等活動。揉轉石球或核桃,鍛煉手指的各種功能以及協調動作,盡快恢復手的靈活性。
3、手部骨折和關節脫位的功能鍛煉 手部骨折和關節脫位復位后,一般用石膏、支具功能位固定3~4周。固定期間,積極屈伸活動健指,被動活動患手患指,用健指輔助活動患指,屈伸關節,活動量以不引起再損傷為限。待疼痛消失后變被動活動為主動活動,同時做不影響固定的腕部屈伸旋轉活動:去除外固定后,指導病人做緩慢的主動屈伸活動,每次力爭達到最大限度,如有關節活動障礙,用健指輔助活動,屈伸幅度要大于主動活動的幅度:未能正確功能鍛煉,骨折愈合后出現關節僵硬、肌肉萎縮的病人,也可按上述方法進行鍛煉。
4、手部肌腱損傷修復后的功能鍛煉 肌腱松解術后一般24小時即可除去敷料,開始功能鍛煉,主動屈伸活動,每日3~5次,每次屈伸25次左右,同時不能忽略健指的活動。當患者主動活動。當患者主動活動無痛,活動范圍正常,可開始抗阻力運動,每天多練習,直至患者活動范圍力量與正常指相當;肌腱修復術后,一般應用石膏托、支具固定3~4周,首先活動未固定關節,術后3周內不應活動患指,因過早的肌腱活動可以破壞腱鞘與肌腱剛建立的血液供應,致移植修復肌腱缺血變性壞死。即時活動也要在保護下進行,可采用牽拉橡皮條的方法進行鍛煉。3周后解除外固定,進行患指的被動和主動活動,直至患指屈伸活動正常。
醫院總機:0875-2213999 24小時咨詢電話:18087506274
醫院地址:保山市隆陽區太保南路保八中往南200米
云衛網審{2014}第001號
郵編:678000